2017年高考数学科试题评析--教育部考试中心
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7-12-05       浏览次数: 3800
  


2017年高考数学科试题评析--教育部考试中心


        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以立德树人、服务高校人才选拔、导向中学教学为命题出发点,加强对理性思维的考查,渗透数学文化,突出创新应用能力考查。试题关注社会发展,引导考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,富有时代气息。试卷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各项规定,结构稳定,难易适度,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适当。试卷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,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,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,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,在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。


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色


1、加强理性思维考查,突出选拔性  


根据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“削枝强干,加强主体内容,强调理性思维”的指导思想,2017年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,运用数学知识作为载体,加强理性思维的考查。试题采取分步设问、逐渐递进的方式,彰显试题的难易层次,以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。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情境的呈现,创新题目设计,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更加真实、有效。  


全国I卷第21题第(1)问要求考生求出导函数的零点,进而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,在此基础上,第(2)问要求根据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条件,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。试题层层深入,为考生答题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。  


全国II卷第20题第(1)问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依托,设计了线段之间的相量关系式等条件,考查求动点轨迹的方法;第(2)问设计了动直线相互垂直的证明问题,重点考查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  


全国III卷第8题考查圆柱和球的相关概念,以此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、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。  


北京卷第14题通过图表给出信息,考查了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。  


上海卷第12题以点与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,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、逻辑推理能力,突出考查数学的理性思维。


2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体现基础性  


根据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提出的“加强数学文化考查”的要求,2017年高考数学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,如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;通过向考生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、形成的过程,体现数学既是创造的、发现的,也是不断发展的;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、提炼,呈现数学的思想性;等等。  


全国II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,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《算法统宗》引入,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,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,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。全国I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,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。浙江卷第11题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为背景,设计在圆内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问题。  


这些试题可以使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,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,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。


3、加强应用能力考查,增强实践性  


2017年高考数学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,加强应用性,紧密结合社会实际,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设置试题,要求考生应用数学原理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,以此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和应用价值,体现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、实践性的特点。  


全国II卷第19题以现实生产实践中的水产品养殖方法创新为背景,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、旧养殖方法产量的问题。试题的第一问是根据直方图估计事件的概率,第二问是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随机变量间独立性检验,第三问是根据直方图估计总体中位数。这道题通过考查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,反映当前国家对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要求,体现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理念。  


山东卷文科第16题以旅行目的地为情境,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。天津卷文科第16题以电视连续剧播放为背景,考查用线性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,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。  


此外,全国I卷第2题的试题情境为农作物生产,第12题为大学生创业,第19题为工厂生产线质量控制,全国II卷第9题为成语竞赛,全国III卷第3题为城市游客人数,第19题为超市销售,等等。这些情境贴近考生,贴近生活,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,体现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,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、推理论证能力、理性思维进行了全方面的考查。


4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,凸显创新性  


2017年高考数学以数学基础知识、基本能力、基本思想方法为考查重点,注重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,以体现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考查目标。试题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的高度立意,淡化特殊技巧,加强针对性,有效地检测考生对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。数学思想方法是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手段,具有很大的智力价值,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,就能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,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。  


全国I卷第4题、全国II卷第15题、全国III卷第11题等试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,全国I卷第9题、全国II卷第16题、全国III卷第12题等试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,全国I卷第21题、全国II卷第21题、全国III卷第21题等试题考查了分类与整合的思想,全国I卷第2题、全国II卷第13题、全国III卷第3题等试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的思想。  


一道高考数学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、多种思想方法,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。同时,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,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、思维方式不是唯一,而是多种多样。如全国II卷第16题,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,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,一题多解,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;江苏卷第20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初等函数,考查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。这些试题通过方法的选择、解题时间的长短,可以甄别出考生能力的差异,从而达到精确区分考生的目的。


5、突出通用性,落实高考“不分文理科”的改革要求  


2017年上海、浙江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,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。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关注考生共同的数学基础及必备的能力要求,强调基础性、综合性,强调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  


2017年上海、浙江两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在合理掌握能力考查力度的基础上,更强调各类考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。无论是常规题还是创新题,无论是数学问题还是应用问题,都通过控制试题情境的抽象程度,以自然合理的情境呈现,力图使考生能够正确理解题意、正确解决问题。   


总之,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体现了考试内容的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应用性和创新性,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,考查数学核心素养,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理性价值,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,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。